2008年9月27日

尊重動漫就「別」再宅來宅去

近日見聯合報一則投書,內容是有一學生要求媒體不要在濫用「宅男」來將動漫迷(在此不使用ACG迷有其理由)污名化。

對於該生發出的不平之聲,我倒有一些看法。姑且不論其所塑造的社會壓迫的形象是否存在,我們先從御宅族跟宅男的部份談起。

首先要有一個前提:詞彙是人造出來的使用的

在我的理解中,御宅族一詞在日本經過宮崎勤事件、秋葉原殺人魔等社會事件後,在社會上之評價已帶有貶義。就算是將其賦予正面意義的岡田斗司夫所提倡的御宅族其實也非主流意見,然而論者卻特別強調這才是御宅族的正統定義,卻完全忽略他的普遍性。

台灣社會對於御宅族的形象來自於日劇電車男,而其所代表的正是日本社會對於御宅族的普遍貶義的形象。既然御宅族一詞從日本帶過來時就帶有貶義,我們何必要又「正名」呢?

而宅男是台灣新創的詞,乃自前述日本御宅族貶義裡衍生出台灣的特有詞彙,當然會概括承受其原本所有的意思。而在望文生義的使用習慣解釋下,又將隱蔽青年的性質融合進去了。換言之,既然這個新創立的詞彙原始的意義就是出自於貶義的。又怎麼能責怪其誤用?

綜上言之,若真想要尊重動漫則應該要捨棄使用宅男或是御宅族,這些本來就具有貶義的詞彙。而是直接回歸使用動漫畫迷、遊戲迷等原始、中性的詞彙才是。一昧的強調御宅族或是宅男的「正名」,只曝露了自己跟媒體一樣根本就搞不清楚這些詞彙的意義罷了。

※參考資料

尊重動漫別再宅來宅去
維基百科 - 御宅族


1 則留言:

原爆青年 提到...

發文者搞不清楚狀況。
「宅男」這詞出現的最大關鍵,是由於日劇「電車男」,而很諷刺的,該劇當中也並不是這麼體貼看待所謂的御宅族,反而是歧視居多。這其實就反映出日本的真實;日本對於所謂的御宅族,在經過宮崎勤事件,印象可說是相當的差,更不用說最近的秋葉原殺人魔事件,更是加深的這種不良印象,和岡田斗司夫所講的otaku的概念,也並非通說,而僅是少部分人認同的概念。

因此,宅男這詞不但吸收了日本社會目前對於御宅族的不良印象,更擴充範圍:「足不出戶」、「愛待在家裡」「胖子」「愛上網」等等....換句話說,這詞本來就是拿來消遣人的,何來「濫用」?發文者昧於事實,而僅以自己的「專業」來片面謾罵媒體及社會,這種調調如何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