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我目前最好的台灣漫畫雜誌是哪一本,我會說是全力出版的《挑戰者》。
縱然實體紙本已在第50期(2008年06月)收刊,隨即以線上平台形式繼續連載的「ComiComi」網站接著出現。
對舊讀者來說(包含我)「ComiComi」不僅是《挑戰者》連載作品延續。更代表著全力出版社突破台灣漫畫現況的企圖心。
宣傳的挑戰
台灣漫畫出版社長期受到日本漫畫經營思維影響,主要以雜誌定期連載的方式來宣傳漫畫。
以往此種模式創造出不少成功的台灣漫畫家,從時報《星期漫畫》起到後來的東立《龍少年》。可是比起日本動輒數十年超長壽的漫畫雜誌,台灣漫畫雜誌的壽命很少超過十年的。甚至隨著雜誌經營不善收刊,產生了一個更嚴重的後果。
讀者常常幹礁某某作品最後一集何時會出版,反應了台灣漫畫常常出現的斷頭情況。鄭問老師《阿鼻劍》、陳弘耀老師《一刀傳》、林政德老師《YOUNG GUNS》…追根究底的原因就在於原先連載舞台消失了。
先不論作品好壞,對讀者來說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一步作品斷尾。如果將漫畫作品完整的交待完畢視為作者對於讀者的「承諾」來看,台灣讀者對於台灣漫畫時常「毀約」的情況屢見不鮮,漸漸的失去了對於台灣漫畫這個「品牌」的信心。
表面上看起來「漫畫雜誌」似乎是發展漫畫產業必要的條件,甚至反應在近年來靠著政府補助硬撐了幾本期刊《GO漫畫創意誌》、《樂透漫畫》。
令人失望的是到最後雜誌上連載的作品多為短篇作,根本無法集結成冊。反而有「給創作者多一年等燕子」浪費國家公帑之譏。
從《GO漫畫創意誌》到《樂透漫畫》的收刊,更多無法出書的短篇作品出現。讀者唯一的期待:「購買單行本」這件事,出版社卻無法達成。或許我們應該去思考:漫畫雜誌是必要嗎?
而全力的「ComiComi」正代表著這種反思的具體化表現。將所有雜誌上的作品移轉到網路上、強調讀者互動的便利貼系統。雖然版面編排上有些令人抓不到重點的感覺,初期靠著原始讀者群的推廣以及協力下,網站已有一定的人氣。
但近期出現盜版漫畫事件卻使網站出現一點陰影。由大陸方面來的翻譯組將熱門的日本漫畫《火影忍者》、《航海王》等熱門的作品貼在「ComiComi」。
儘管有網友去「提醒」出版社「要注意」,ComiComi卻沒有第一時間將盜版作品刪除。但令人驚訝的是使用者社群很有默契的不去主動留言,或是利用便利貼使用文字遮蔽圖片。使得該作品無法出現在熱門版面。
但這個事件ComiComi或許應該去考慮是否要放棄走NICONICO式的路線,而改成單純的連載全力旗下的作品以及原創性質的同人作品。
消費的挑戰
雖然大部分台灣漫畫讀者長期以來養成「只租不買」的習慣。但對有定期消費漫畫書的人來說,全力在一般實體書店經營上不是相當的積極。甚至近年來慢慢將銷售重心放在網路販售上。
以過去《星光墜在希伯來》為例,特別版的封面以及指定原作者簽圖對讀者來說確實是吸引購買的誘因。後來指定簽圖還成為了一種傳統,全力旗下的作品在網路銷售時都會使用相同的方式。
或許是因為包含運費的關係,全力出版物定價比一般漫畫書的價格還高。外表上看起來與其他漫畫差不多,價格卻是兩倍以上,雖然不知道實際上銷售量如何,但對沒看過作品本身的讀者來說似乎不太具有吸引力。另外一方面,全力的書市面上不好尋找。書店即使有進也常因銷售量不大、種類不夠多而被擺在不起眼的小角落。
以我個人為例,不定期到漫畫書店閒晃已是習慣。通常進入店前並沒有預計要買哪些書,除非見到有蒐集的漫畫才會想到下手購買。雖然我也會參與全力所舉辦的網路預購活動,但實際上對「上網路購買漫畫」這件事來說,對我是很少見的。
主要的原因在於漫畫書的單價太低,故少量購買的情況不太划算。另外還有更深層的是想要立即看到實體本的衝動,很難長時間等待而會想要直接到實體店面購買。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但就實際觀察來看,台灣地狹人稠,因此到書店購買漫畫是讀者主要的消費習慣,若想要以網路購買完全取代實體通路的銷售模式恐怕會與讀者的習慣相違之虞。
台漫的挑戰
台灣眾多的漫畫出版社中,全力是少數會認真去傾聽讀者聲音的。
台灣的漫畫讀者基本上以青少年族群為主,而近年來大部分的青少年漸漸以網路作為重要的交流平台。以社會人士為主的K島、大學生為主的批踢踢、學生族群為主的巴哈姆特…
但傳統漫畫出版社在網路經營上是相當消極的。縱使在表面上看起來對網路上意見很客氣,但多是一些應付的表面話,實際上還是把讀者當作小朋友在看,在遇上批評意見時多半以刪除留言應對。
更重要問題是出版社不會利用網路來瞭解漫畫讀者的喜好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傳統日本漫畫藉由回函等收集讀者意見的方式積極的去瞭解讀者的意見,台灣連漫畫雜誌都賣不好,更違論回函收集了。
全力旗下眾作品中,我會掏錢出來買的也只有簡嘉誠老師的《星光墜在希伯來》。除此之外另外一部也相當喜歡的作品張季雅老師的《Welcome to Forest》卻遲遲未出版。
很現實的對讀者來說:只有喜歡的作品才會購買。而對漫畫家來說,更現實的是:單行本沒人購買就無法生存。全力在宣傳作品方面有許多創新的作為,但就末端的消費方式卻有些力不從心。
近幾年來,中國大陸興起一股民族主義的思想,時常出現「要有中國漫畫」的聲音。而中國政府在公權力強勢運作之下,也砸了不少錢想要扶持漫畫產業。
幾位前往大陸發展的台灣漫畫家被當成樣板人物來招待。頒發大量的獎項、個人主題的博物館…備受尊崇的程度令人稱羨。
但若觀察他們的作品表現,卻仍以成立工作室方式大量的複製過去原有的經驗。雖然大量人力使畫面已有追上日漫品質的態勢,如敖幼祥的《烏龍院》四格漫畫變成彩色精緻,孫家裕《秦時明月》…但實際上卻成為另類的「代工」產業。但看似蓬勃發展的中國漫畫背後卻有一定的隱憂。
對漫畫讀者來說,原創性質的劇情漫畫才是代表漫畫產業強盛的實力。許多大陸漫畫讀者藉由網路大量翻譯日本漫畫,無形中漸漸的出現為數可觀的日本漫畫迷。而未授
權漫畫更改變了漫畫市場的遊戲規則。
台灣漫畫呢?
我們還在期待。
2 則留言:
我仍是個學生,曾有擔任漫畫家的念頭。但在我細讀國人漫畫後發現,國人漫畫傾向於虛構的故事路線,發表一些看來震撼人心卻對現實生活不痛不癢的主張,感覺像無病呻吟。日本的漫畫已經發展到一種程度,開始有作者畫出有思考價值的作品,例如名偵探柯南、死亡筆記本、神之雨下等等。國人漫畫在劇情的鋪排上高潮迭起,但是角色設定不夠鮮明、劇情缺乏發人深省的橋段,就是一大遺憾。這樣的漫畫只能被娛樂界認同,卻不可能被知識分子認同。這樣下去年年輕的ㄧ代被培養出來的只剩做白日夢的能力。愛看小說的民眾不會被吸引過來,而知識性讀者也會流失。我認為台灣漫畫界的蕭條並非漫畫業者的問題,而出在作者但讀者身上。
回小零:
我不認同你的知識漫畫的定義,但我想每個人對於知識漫畫的定義不同。
就我的角度來看,知識漫畫只是一種噱頭,一種宣傳包裝的方式。
台灣漫畫中也有很多漫畫是具有思考性的。早期像是蔡志忠老師的古代經典系列不用說;另外任正華老師的《修羅海》探討人性黑暗面,鄭問老師的《阿鼻劍》以佛學的角度詮釋人生等等。
近幾年來的話,十樂寺老師的《潘安艾力士》以寓言的方式對比出美醜的價值,今年劇情漫畫首獎沈穎杰老師的《科普雷的翅膀》從人類與環境間的互動中發現台灣的美好。
對我來說台灣漫畫不乏具有思考性的漫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