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將追尋鄭問以及台灣漫畫的過程,
寫成《尋問-由鄭問嘆台灣漫畫》乙文。
之後我以讀者身分試圖思考台灣漫畫困境及突破何在。
終究勞而無功。
得知鄭問離世的消息時,
我彷彿見到巨星自天上殞落。
內心的遺憾,無法言語。
許多疑問在我腦海中環繞:
鄭問為何停止畫漫畫?
鄭問為何要去中國大陸做遊戲?
鄭問回台後說要畫敦煌行有動筆嗎?
鄭問最後十年做了些什麼…
鄭問的畫進入故宮,我也去看了。
心中的震撼,難以言喻。
鄭問的漫畫一直以畫工細緻讓讀者讚嘆不已。
但站在原稿前才驚覺,受限於紙本印刷,
我們手上那本漫畫與原稿間精細度差距竟是如此巨大。
因為一些私人行程耽誤,直到最近我才去看〈千年一問〉。
週日晚上,影廳裡坐了大約十人,
二小時十五分鐘的紀錄片,每一分每一秒,
縝密的展現鄭問壯闊的一生。
更紀錄了近年來台灣漫畫的歷程。
鄭問對於台灣漫畫的精神在於勇於突破的創新。
模仿終究會被取代。
只有不斷超越自我的極限方能成就不凡。
電影解開了我先前所有對鄭問的疑惑,
更梳理出台灣漫畫的困境及突破,
這種前所未見的觀點,
是電影〈千年一問〉的價值所在。
看著電影裡鄭問最後幾年四處漂泊,
鄭問留下許多未完成的故事,
讀者或許會問,鄭問為何不再作畫?
電影中鄭問在訪談中曾提到在台灣連載《阿鼻劍》時,
一年僅收到十封的讀者回函,
但在日本連載《東周英雄傳》時,
一周就收到一千封的讀者回函。
這不只是鄭問的感嘆。
這也是台灣漫畫的無奈。
這是鄭問的境遇。
也是台灣漫畫的困境。
鄭問在每一部作品、
在每一個方格,
在每一次下筆,
總是竭盡所能的構思、
盡其所能的呈現,
只為了給讀者完美的畫面。
回應不如預期,
無非是台日漫畫文化本質上的差異。
紀錄片中鄭問最後的幾年看似落寞。
也映照出台灣漫畫近幾年的失落。
出戲院時我心中有股說不上來的苦悶。
關於台灣漫畫。關於鄭問。
但想起鄭問生前最後四年,兒子也開始跟著他學畫,
我想起有一幕是鄭問的助手說老師創作到忘我時會唱歌,
頓時全場歡聲雷動。
如此境界。
正如當初看鄭問漫畫的感動。
鄭問在人生的最後一刻,
是不是坐在書桌前畫著畫,哼著歌?
鄭問的人生是圓滿的。
讓我們去看一次〈千年一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