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海角七號

前一陣子跟朋友去看了海角七號,實在好看。網路上讚譽海角七號的文章數量極多,在此也不錦上添花。不過看海角七號似乎變成了一種全民運動,也是挺有趣的。在新聞看到有人看了兩、三次,甚至有說九、十次的,不知是否為真?票房也屢創新高,蠻開心的。這證明了只要有好作品,觀眾是不會吝嗇來花錢支持的。反言之,常見有人批評說台灣人對本土作品帶有成見,以致本土文創業發展不起這件事,其實是有反證可推翻的。若這句話是出自於一位讀者口中,只能證明其心中自有成見;若這句話是出自於一位創作者口中,只能說他在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藉口。

今天到重慶書街走了一趟,想過去曾在此花上不少時間找尋鄭問的書,感觸良深。而此行目的在於尋找劇漫獎的作品,經我一番探訪後,發現原先在網路書店上有的五本書:洪培恩《星光勇者》、許瑞峰《板 SKATE》、蕭乃中《黃昏的散步者》、袁燕華《幸福 - 你所在的地方》、張佩芳《雕塑王》,在實體店面上也都有不少存貨,令人感到欣慰。

因新人獎並無印書限制,周玉騏《沉墨》及黃于航《碰莫點吉》兩書市面上應沒有存書,故我是以買到賺到的心態來看待的。然令人遺憾的是張放之《惡犬來喜》以及劉佳青《永世‧永遠 Forever and Ever》兩書居然一無所獲。特別是《永世‧永遠 Forever and Ever》無論是網路上或者是實體店面都完全找不到相關資訊,實在是很奇怪怎麼找都只有這本書得了獎的訊息。

這種現象就變成了,只要單行本買不到,這本書就永世、永遠與讀者絕緣了。

這種特殊的現象,值得我們去思考。依照我所知,日本漫畫會先在定期刊物上連載,一方面累積人氣,另一方面可用不同方法了解讀者的喜好,藉此修改劇情的走向。而單行本的功能對出版社來說是回收刊物的成本,對讀者來說則是該作品已經具有可收藏的價值。

這是台灣跟日本有很大明顯差異的地方。在台灣一般讀者在接觸漫畫資訊大體上是透過租書店租單行本這個管道。另外因刊物在台灣數量不多,故造成讀者在第一次接觸作品時就直接碰上單行本的情形。

用個誇張一點的譬喻來說,今天讀者就像是想要結婚。看定期刊物就像是在挑選女朋友。先找幾個好的對象,觀察對方的情況如何,是否適合自己。等到真正尬意的時候在將他迎娶入門,也就是購買單行本。像我這種為了作研究而去購買的人應該不多。大部分的讀者還是會先選擇觀望態度。

現在問題來了,有人會在完全跟對方陌生的情況下,就直接把對方娶回家嗎?雖然說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在漫畫劇情裡面,但現實跟想像中應有很大的差距的。

沒有留言: